連日颱風豪雨侵襲,重創南部地區農作物,造成市場葉菜類價格翻倍,然而,以太空包或溫室栽培的菇類,供應穩定、價格如常,成為民眾餐桌上「最穩定的後盾」。
為確保南部地區蔬菜穩定供應無虞,近日,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陳文亮特別走訪南部唯一導入先進自動化製程的杏鮑菇生產工廠,實地了解其產能與供應機制。
該業者位於屏東縣,是全台規模最大的杏鮑菇生產場,其年產量約占全台總產量的兩成。業者原本從事養豬業,多年前成功轉型,結合綠能光電打造自動化溫室,並持續擴大場區,目前1.65公頃的杏鮑菇場,導入自動化製程與環境監控系統,從原料進口、太空包製作、種植到採收、包裝與冷鏈運輸,實現一條龍作業,以穩定品質與供貨量。
業者指出,過去仰賴中部供應的菇包,種出來的品質參差不齊,因此決定自製太空包。菇包在菌絲完全佈滿後,即推入栽培室,經過溫濕度全程控管,只需17天即可採收。20間培養庫每日皆有專人巡房管理,單一太空包最高可產出約400克杏鮑菇,產量遠高於市面平均值。未來也規劃拓展外銷市場,將台灣優質杏鮑菇推向國際。
在實地走訪工廠並了解業者的供應規模後,陳文亮副執行長表示,該業者在農業領域貢獻卓越,是成功轉型與創新的典範。南服中心將彙整其營運模式與經驗,作為未來有志從事農業創業青年的輔導資源與經驗分享參考。
針對業者規劃拓展國際市場,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秘書戴雅明建議,可善加運用中央資源,如媒合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直接投資等。南服中心將持續扮演中央與地方產業之間的橋樑,協助企業鏈結政府資源,讓優質企業的經驗得以分享傳承,扎根台灣,也能邁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