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報導】「聲動拾客-客家文化及廣播體驗活動」今天(14日)在高雄首度登場,邀請12歲至15歲兒童及青少年實地參訪高雄廣播電臺與高市新客家文化園區,藉由學習如何表達聲音表情、以客語錄製講稿、飽覽客家文物以及手作迷你「敬字亭」等,加強對客家文化印象,歡度暑假難忘的一天。
「聲動拾客」活動由客家委員會、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主辦,行政院南部中心副執行長洪建隆表示,多學一種語言,就是多一種本錢,客語是台灣很重要的語言,希望同學們趁著暑假以及此次難得的機會,多聽多學;他代表執行長黃義佑,特別感謝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全力支持相關經費,以及高雄市政府、屏東縣政府、高雄廣播電臺等合辦單位,讓系列活動充滿感性又知性。
同學對於平常收聽廣播節目「只聞其聲卻不見其人」,今天能到現場揭開廣播電臺的神秘面紗感到十分新奇,長期製播青少年節目的DJ季暄老師除了教導同學聲音是如何傳遞,透過同學自我介紹、練習繞口令等方式,了解發音捲舌、口語清晰的重要性,最後在廣播主持人吳秀媛客語教學及引導下,讓同學以客語在播音室錄製自編的講稿,場面熱絡、歡笑不斷。
下午前往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同學們透過志工講解展示廳內的脫穀機、風鼓車等館藏及設置,以及了解「忠勇義民」與六堆的由來,接著在兒童互動體驗區遊玩「醬菜彈珠檯」等,最後由講師李雨潔介紹客家敬字亭文化,並以紙牌引導同學做結構式練習,讓同學順利運用迷你小磚塊堆疊出「敬字亭」。
本次活動透過一系列豐富有趣的體驗行程,引領同學了解客家文物與「勤儉致學」、「晴耕雨讀」的優良讀書風氣,親身體驗客家文化之美,帶給同學一趟收穫滿滿的客家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