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沛宸/臺北報導
「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北部地區昨日登場,雙北等7縣市進行防空疏散避難等演練。其中,臺北市上午實施兵棋推演,由臺北市後備指揮部開設「動員暨民力協調中心」,掌握人、物力民間動員能量;下午則進行戰災搶救綜合實作演練,臺北市後備指揮部與警消、民防單位攜手開設救濟站、急救站,有效驗證地方政府與民間機構合作效能,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
宜蘭縣、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等7縣市昨日實施「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實施30分鐘人、車管制及防空疏散避難演練;其中,臺北市配合「漢光演習」進程,縮時於1天內完成兵棋推演、防空及綜合實作等演練,強化地方整體應變能力。
兵棋推演部分,演習指揮官、臺北市長蔣萬安與各局處在災害應變中心,演練包含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開設、協同運作機制驗證、民生必需品配售、關鍵基礎遭受破壞搶救、救濟站、急救站開設等戰時必要防護及民眾安全確保等項目。期間,臺北市後備指揮部開設「動員暨民力協調中心」,負責掌握人、物力動員狀況及民間資源能量,並依作戰部隊防衛作戰需求,協調地方政府支援協助。
防空疏散避難演練後,臺北市即實施戰災搶救綜合實作演練,並首度導入T-DEEP(臺北市災害演習規劃與評估指引)機制,於「關鍵基礎遭受破壞搶救演練」項目籌組演習控制小組,針對位於中華電信信義園區的關鍵基礎防護搶救,採用沉浸式操作與無腳本情境設定,驗證中華電信公司的T-CERT(臺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保安警察、備役替代役及市政府各單位,在面對敵人攻擊時如何進行防護、初期應變及最短時間修復運作等,以提升關鍵基礎設施的社會防衛韌性機制。
演練最後階段,臺北市後備指揮部後備輔導中心幹部、警消、民防及民間企業、宗教團體、民間救難組織和市民於中山國小實施救濟站、急救站開設演練,引領災民面對緊急情況時,熟悉完整流程,亦進一步驗證地方政府與民間機構合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