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采霖/專題報導
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以「不是『投降或戰爭』:臺灣民意支持保衛家園、維持和平」為題,發布最新國防安全民意調查專文。民調報告顯示,近年來面對中共不斷升高的軍事壓力與統戰手段,多數臺灣民眾並未陷入恐慌或放棄自我防衛的立場,而是展現出希望「和平共存」與「堅守底線」並行的態度。
近5年內8次調查 趨勢穩定
國防院自民國110年9月起,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進行系列全國性電話民意調查,定期追蹤臺灣民眾在中共可能對臺動武情境下的防衛態度。根據今年3月最新調查結果,有41%受訪者表示「非常願意」為保衛臺灣而戰,另有25%表示「有點願意」,合計達66%,與過去7次調查相比,整體趨勢穩定。
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冠成表示,近5年內8次調查中,7成左右受訪者表達願意在中共武力犯臺時保衛臺灣,且並未因烏克蘭情勢或國際局勢變化而下滑,整體趨勢穩定,凸顯社會在安全議題上,具備一定程度的心理韌性與集體意志。
面對潛在威脅 展防衛意志
李冠成指出,自民國110年以來「願意」保衛臺灣的比例始終維持在7成左右,且即便烏俄戰爭爆發、中共軍事威脅升高或美國政局變動的背景下,也未見明顯下滑。顯示多數臺灣民眾面對潛在軍事威脅時,仍展現出明確的防衛意志,這樣的趨勢與部分社群媒體上流傳的「投降主義」印象明顯不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查18至29歲年輕族群中,「非常願意」與「有點願意」,兩者合計達61.4%。李冠成說明,此結果顯示,年輕族群內部並未出現所謂「投降為主流」現象,其傾向仍是偏向支持防衛,只是表態方式較為溫和。
李冠成進一步指出,在現實戰略環境中,臺灣民眾並非在「投降」與「戰爭」之間二擇一,而是選擇在追求和平的同時,強化自身防衛能力,爭取更多自主空間;強調民意的穩定反映社會對威脅的認識,也凸顯出當前社會在安全議題上具備一定程度的心理韌性與集體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