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怡璿/專題報導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支援效能良窳,攸關整體戰力發揮。長年擔負我國北部地區軍品運輸重任的陸軍第3地區支援指揮部運輸兵群運2營,官兵以公、鐵、水、空等多元運輸方式,維繫各部隊運行如常,另每逢教育召集訓練,運2營官兵也肩負召訓部隊眾多人數的各類補給品運輸,藉此穩固召訓能量,扮演維繫後勤支援能量關鍵要角。
高效率多元化作業 戰力整補
3支部運輸兵群前身起源於聯勤總部錙汽1團,於民國49年更銜為陸軍第41運輸群,後經歷國軍精實案、精進案乃至精粹案組織調整,移編陸軍,更銜為陸軍3支部運輸兵群;歷經多次革新,運輸兵群由原先獸力、人力運輸方式,逐步發展為現今公路、鐵路、港運等高效率多元化作業,官兵充分展現運輸支援無役不與、使命必達的服務精神,具體彰顯運輸兵群「勇往直前」精神。
國軍運補區分主動運補與平時調撥作業,做為專責運輸專業單位,運2營平時負責北部地區乃至馬祖、東引等外島軍品運輸作業,所載運軍品包含糧秣、油料及彈藥等物資,是維繫各級部隊遂行戰備任務重要樞紐;戰時官兵則需將各項補給品前推至前支點預屯,以利各級部隊完成戰力整補。另當動員令實施階段,各後備部隊在車輛有限下需於短時間內補足大量物資,維繫後勤支援量能,便須責由運輸兵群負責軍品運補,穩固戰力。
運2營官兵憑藉高出勤率練就優異駕駛技術,由於執行運補任務過程中,擔任車長的官兵多由受補單位派遣,加之彈藥庫、油庫等補庫多處於山區,做為專業駕駛的運2營官兵,熟稔蜿蜒山路及連續陡坡等險要路況,並能掌握速度配比,面對陡坡更熟練配合低速檔與腳煞交互運用,藉以穩定控制車輛抓地力;遇車輛故障狀況時,官兵也具備處變不驚、遂行自力排除故障能力,確保各項運輸任務遂行。
馳援災區不落人後 安定民心
此外,每逢風、雨災,也總能見到運2營官兵投入災區現場身影,一輛輛疾馳於風雨中的3.5噸載重車,不只是平時協助運送各項物資的車輛,在風雨呼嘯危急時刻,穿梭於災區的「中型戰術輪車(中戰)」,更能做為災民疏散撤離的接駁利器,是安定災民徬徨不安情緒的定心丸,歸功於運2營官兵秉持「使命必達」決心,勇往直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國慶大會及巴黎奧運、世界棒球12強賽選手返國遊行,運2營官兵更投入支援,於短時間內緊密練習,保持時速10公里、車輛間距5公尺的嚴整隊形,宛如憲兵快反連一般展現精湛駕駛技巧,也讓「臺灣英雄」得以順利迎接國人夾道喝采歡迎,凝聚全體國人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