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外交、國防、工商、勞動
【軍旅職人】救護先鋒濟困扶危拯性命 提升戰場存活率
日期:114-02-20資料來源:國防部

記者陳怡璿/專題報導

 「Medic!Medic!(醫官)」國外多部知名戰爭電影中,總能看見部隊傷亡第一時間,官兵請求醫官支援橋段,印證戰事發生時醫療人員需求龐大。然而,專業醫官人數有限,唯有仰賴官兵儲備「戰傷救護」技巧,於傷情發生當下遂行處置,方能有效提升戰場存活率。

 近年來,國防醫學院衛生勤務訓練中心開設專業戰傷救護訓練(CLS)、高階專業戰傷救護(CMC)等進階戰傷救護班隊,藉此維繫擴訓種能,厚植救護能量。然而,「救護職人」養成之路歷經艱辛,不僅須通過重重考核,更要兼具戰鬥、醫護技能,藉此穩固國軍戰傷救護能量,肆應多變戰場環境。

入伍訓練 接受8小時初階課程  

 國軍現行救護證照採雙軌並行制,區分平、戰時,平時以緊急救護系統(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EMT)為主軸,區分初級救護員(EMT-1)、中級救護員(EMT-2)及高級救護員(EMT-P)等項,3個級別間具連續性,須先具備初級資格,再依序考取中級、高級救護技術員證照,訓練時數分別為56小時、336小時及1296小時。中、高級救護員須經歷醫院實習、救護車出勤等訓練,藉此完備實務經驗,厚植救護技巧。

 戰時救護技能部分,現階段國軍官兵入伍訓練,皆須受過8小時單兵戰傷救護訓練課程,學習傷患搬運、止血帶包紮等初階課程,另具有CLS、CMC及CMC教官師資班等班隊。具初級救護員資格者,可報訓專業戰傷救護班隊;高階專業戰傷救護班隊受訓資格,則須以具備高級救護員為優先,或至少具備中級救護員資格,才得以報訓。

師法美軍 開設CLS、CMC等班隊 

 不同於部隊常見初階戰傷救護訓練課程,國軍師法美軍制度,開設CLS、CMC等班隊,訓練時數分別為40、160小時。專業戰傷救護旨在學習治療創傷,包含出血(四肢、交界處)、張力型氣胸和呼吸道阻塞等態樣,著眼於常見且能預防症狀,並能識別和處置不會立即危及生命的創傷。

 高階戰傷救護部分,則為到院前得以提供醫療手段人員。在戰術區醫療過程中,具備高階戰傷救護專長人員,便能針對傷患實施靜脈輸液管道建立(IV)、骨內輸液管道建立(IO)、藥物給予(傳明酸、止痛藥、抗生素等)及環甲膜切開術等醫療手段,考驗官兵對於藥理學、人體結構等知識理解,並在受訓過程中,須歷經3階段淘汰考核,針對學科、個人救護技能及綜合演練等項實施評鑑。其中,個人救護技能評分項目,包含24個模組、多達上百項評分項目,當中所包含「關鍵項目」,只要一項不合格,就無法通過測驗,顯見取得高階戰傷救護證照的困難度。

 綜合演練階段,訓員針對教官給予狀況適時應處,在瀰漫煙霧甚或充滿槍砲聲響的擬真戰場環境中,歷經敵火下自救互救、傷患收集點照護等階段,同時須克服緊張情緒,謹記各項處置流程、施打劑量,更須在必要時執行侵入性治療,在穿戴戰鬥個裝及敵情顧慮下,為傷患進行救護。

袍澤後盾 穩固部隊戰力  

 衛訓中心自去年開設高階專業戰傷救護師資班隊以來,第1期納訓36位具高級救護員或護理師資格訓員,最終僅6員順利結訓,再次印證要成為「救護職人」絕非易事。成功取得證照的衛訓中心教官劉岦昕士官長表示,衛訓中心持續開設訓練班隊,期能滿足各實兵單位各班內具有1名CLS證照人員、衛勤部隊每排至少具有3名CMC證照人員,以利在戰時發揮救護能量,穩固部隊戰力。

 劉岦昕指出,部隊建制依需求,分設官兵基礎戰傷救護技巧、CLS乃至CMC等專長程度,當官兵無法自救時,身旁同袍即使沒有進階戰傷救護技巧,仍能憑藉所學,運用止血帶進行大出血控制,並脫離熱區,接續由具備CLS、CMC證照人員,進行傷患收集點照護,立即處置危急生命狀況,以利後送照護,各階段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如同CPR現今已成為人人皆能上手的技巧,戰傷救護技巧與觀念,若能持續普及到每一位官兵身上,人人都能是『救護達人』,不僅能成為袍澤後盾,更是穩固部隊戰力的關鍵要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