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迪明/臺北報導
為了解國軍40公厘以上口徑彈藥研製現況,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日考察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2廠,了解該廠近年重要研製目標,同時考察彈藥生產線實況。考察團對軍備局戮力軍品生產任務,厚植國防戰力所作貢獻予以肯定,並提出建言,供國防施政參考。
實地觀摩彈藥產製流程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日由召集委員沈伯洋與立委陳俊宇出席,在國防部常務次長楊中將、軍備局局長林中將等人陪同下,前往光華營區考察202廠。
考察團抵達後,首先聽取簡報、參觀陳展館,了解單位現況、近年重要研製任務,說明官也對該廠去年與中科院、209廠共同研製的「105公厘輪型戰車」,進行諸元、性能解說。隨後前往彈體所與裝藥所,實地觀摩彈藥產製流程,並對202廠的自動化管理、研製能量留下深刻印象。
期許精進產能與戰備存量
沈伯洋表示,從考察中可了解202廠在彈藥產製的努力,不管是現場各項風險管控,或採用機械手臂的自動化產線,以增加彈藥產能等,都展現高專業水準。同時也期許該廠持續精進效能,鞏固國軍部隊戰備存量,並維持訓練所需,維護國家整體安全。
沈伯洋指出,彈藥生產能力關乎戰時整體戰力的維持,在提升戰備、維護國安前提下,未來委員會也會給予國軍各項支持,持續強化戰訓工作,並提升國防產業鏈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