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深化高級中等學校數位學習發展,教育部國教署於114年度持續補助13所學校擔任區域重點學校,協助建立跨校教師數位學習社群,推動教案開發,並推動四學模式實作與課堂創新,發展具在地特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交流,展現區域共學共好的深厚能量。
國教署說明,國立斗六高中自111年起即擔任雲嘉區域重點學校,成立多個AI相關教學社群,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協助教師整合AI工具至語文、數學、自然等課程,結合AI生成的學習資源,強化AI在教學中的應用。除此之外,更與國立臺南大學合作推動「AI教育探索者社群計畫」,透過AI社群的運作與高等教育機構的合作,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也為學生創造更豐富的學習環境。
國立基隆高中與國立基隆女中和基隆暖暖高中等學校組成教師社群,建立跨校數位教案研發。除了成立基隆區教務主任工作圈凝聚區域共識外,今年度更辦理「AI工具全攻略」與「AI協作與數位學習」等系列工作坊,強化教師操作能力,透過實作、協作及成果分享,提升數位素養,也促進教學與實務應用。
國立鳳山商工與高雄海青工商合組英文科跨校社群,結合在地文化及語言教學,開發「鳳山在地文化」為主題的彈性課程。搭配歷史科教師共同設計單元,引導學生進行地方探究、英文寫作與口語表達,完成介紹鳳山的英文影片。藉由共備課程深化學生跨語言及文化學習,使本土文化透過數位課程延伸國際視野。
國立苗栗高中打造跨校、跨域、跨學科之共學架構,透過數位區域計畫,與苗栗地區多校交流創新教案。自然科以「AI口委總裁」模擬審查環節,強化報告邏輯與臨場反應;社會科導入GIS系統XAI工具,提升學生探究與資料統整能力;英文科則透過AI進行跨國議題寫作與評論,拓展語言應用視野。更推動「AI客語共創平台」,開展跨域課程,促使學生以多媒體形式再現本土文化。
國教署表示,透過區域重點學校帶動跨校協作與數位創新,有助提升學生素養與教師專業。將持續深化跨校社群運作與教學實踐,打造數位共學的優質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