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教育、文化、國發、原民、客家
藝術家林彥君受邀參與瑞典努爾貝里藝術節 展現聲音與空間的實驗創作
日期:114-07-14資料來源:文化部
文化4

在文化部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支持下,臺灣藝術家林彥君受邀參與今年7月10日至12日瑞典努爾貝里藝術節(Norbergfestival),昨(10)日於工業遺址Mimerlaven(米默礦塔)中展開一場聲響通宵演出,呼應今年大會主題「再生/成長(re/growth)」。

本次林彥君聲音雕塑裝置參展作品為《Here, a nut falls twice》,承載著一系列逐步展開的表演事件,它如同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隨空間與共創者持續變形與再生,每一次呈現都成為一個不同的存在,為林彥君繼倫敦當代藝術學會(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ICA)發表原始版本後的全新再發展,歷經3年冬眠在瑞典重生。

林彥君與10名來自聲響、雕塑與表演領域國際合作夥伴,在活動前一週即進駐,攜手將會場轉化為一處夢境與聲音生成的「此處(Here)」空間。今(11)日凌晨,觀眾緩步進入礦塔參與這場通宵進行的聲音儀式,整場體驗從集體聆聽開始,作品捕捉回聲的滴落聲、金屬植物的低語、呼吸間的循環,以及跨越時間交織的故事,觀眾被邀請一同墜入「此處」,在睡夢中夢見並體驗這場表演,帶來獨特且沉浸的聲音感官體驗。

瑞典努爾貝里藝術節為北歐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實驗電子音樂節之一,長期以來推動聲音藝術與跨領域創作的發展,吸引來自全球的藝術家及音樂愛好者,除聚焦於電子音樂的前衛探索,更結合雕塑、裝置、表演及多媒體藝術,成為北歐文化藝術推廣的重要平台。此次活動主題「再生/成長」強調聲音、空間及社會的循環與轉化,充分體現當代實驗藝術的創新精神。

文化部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表示,林彥君不僅展現其創作在國際藝術社群中的獨特語彙,也象徵臺灣聲音藝術與跨界實踐的高度成熟與國際連結力。繼2022年支持《Here, a nut falls twice》在倫敦當代藝術學會(ICA)的展演,這次再度支持藝術家赴瑞典演出,顯示臺灣藝術創作在國際聲音藝術領域的深厚實力,未來也將持續扶植具潛力的藝術家,拓展臺灣藝術在全球的文化對話與多元呈現。

關於林彥君(Yen Chun Lin)

臺灣聲音藝術家林彥君常駐柏林,擅長融合聲音、雕塑、夢境與表演,探索「落下」於睡眠、覺醒及未知間的意識狀態,其作品常聚焦於聲音與感知的最細微部分,帶領觀眾體驗平時不易察覺的感官細節,創造出深層且夢幻般的聲音空間。林彥君的創作曾於倫敦當代藝術學院、臺北市立美術館等多地展出。

關於瑞典努爾貝里藝術節(Norbergfestival)

Norbergfestival創立於1990年代,位於瑞典小鎮Norberg,從廢棄的鐵礦場出發,逐步發展為北歐規模最大且最具前瞻性的實驗電子音樂與聲音藝術節。節目涵蓋電子音樂、視聽裝置、表演藝術及多媒體創作,持續推動聲音文化的跨界融合與創新,為全球藝術家提供交流與展演平台。

更多資訊請見瑞典努爾貝里藝術節官方網站:https://norbergfestiva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