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與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共同舉辦《拼貼歷史的缺頁:陳銘城人權文集》專書發表研討會,於今(3)日在南服中心10樓舉辦,由中心文教族群組許文瑞組長及吳三連基金會吳文芳主任共同與會,並由書法家陳世憲主持,邀請前文建會副主委吳錦發、歷史小說家李旺台和作者陳銘城,一起對談臺灣那段被禁錮的人權歷史。
人權與自由是世界的普世價值,近年來,臺灣致力於轉型正義,推動公民意識與價值的實踐。1949年5月19日,國民黨政府頒布戒嚴令,自此臺灣進入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1987年解除戒嚴,雖然有形的威權警報看似解除,然而,國家權力對人民思想與生活的無形箝制,卻早已深入生活各層面。
作者陳銘城於1989年進入自立晚報社擔任記者,長期投入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口述採訪工作,投身臺灣人權歷史的訪查與記錄,全書共收錄四十八位臺灣人權的故事,可謂作者在這三十多年來,長期積累所得的經驗,在全國各地探訪政治受難者的訪查精華。
過去的臺灣故事,並非只是已逝的事,其影響仍遁藏於無形,在當代幽幽地嘆息,時刻提醒我們省思未來。作者陳銘城投入二、三十年的時光,致力挖掘暗黑歷史,以接近歷史的真相與全貌,以人物為軸,結合記者之眼,串連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與海外黑名單三大主題,呈現臺灣歷史進程下的人權故事,挖掘散落在臺灣各角落的人權歷史與記憶。
高雄場研討會上,同時邀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李順法前輩的孫女長笛家李欣怡演奏〈春之佐保姬〉和〈思慕的人〉兩首曲目,以音樂演奏的形式述說臺灣人權故事。